"把脉"油茶产业 打响"安徽品牌"

2023-06-19 16:55:45来源:安徽经济网

“到2025年,全省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80万亩,茶油年产能达到6.8万吨。”近日,在省林业局、省发改委、省财政厅、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的《安徽省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中,对我省油茶产业近三年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目标。

油茶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促进乡村振兴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“支持木本油料发展,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,落实油茶扩种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”。 在国家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框架内,《行动方案》立足我省实际,明确了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和行动目标,包括发展布局、重点任务、支持政策、组织保障等内容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明确目标 提升全省产能

发展油茶产业,用地是基本保障。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要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,优先将适合规模化发展油茶的地块纳入落实《行动方案》用地范围,并落地上图。涉及公益林调整和林木采伐的,要及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。加强现有油茶林抚育管护和提质增效,确保如期实现方案确定的种植规模和茶油产能两大目标。

安排2023-2025年油茶林营造任务71.715万亩,其中新造37.92万亩、低改33.795万亩。规划到2025年,全省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80万亩,茶油年产能达到6.8万吨。

在发展布局中,将全省适宜种植油茶的10市44县(市、区)划分为重点区、拓展区和自主发展区,并按照产业发展现状、当地群众经营习惯、发展潜力等因素,将建设任务量化分解到各县(市、区)。

为完成目标,《行动方案》进一步提出重点任务。通过推广丰产栽培技术、改造提升单产水平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等,进一步提高全省茶油产能;加大良种壮苗培育推广、严格种苗市场监管,确保良种使用率达到100%,两年生以上良种嫁接苗年供应量稳定在1000万株左右;以龙头企业为引领,以专业合作社、生产加工企业为主体,优化加工生产布局、推进油茶三产融合发展;强化人才队伍培养,加强油茶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及成果推广;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,积极创新经营模式,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;做好油茶品牌提升、质量监管、产品宣传等工作,提升安徽油茶产品的知名度。

打通堵点 完善产业链条

产业优势靠链条,以高质量产业建设保障高水平产业发展,必须做足“链”上文章,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。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打通一二三产业连接堵点,构建市场与加工、加工与种植、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户之间稳定利益联结机制,形成市场带动加工、加工带动种植的良性发展格局,提高广大经营主体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。

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,壮大龙头企业,《行动方案》提出要培育一批省级林业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。

以龙头企业为引领,全方位布局育种、栽培、加工、收储、综合利用、技术服务、市场营销等,深入推进品种培优、品质提升、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油茶全产业链建设。因地制宜建设油茶农庄、油茶公园等田园综合体,布局建设一批产加销一体、品牌效应突出、集群化发展的油茶产业示范园。聚焦大别山、黄山等重点区域,打造区域油茶产业集群,促进油茶产业与旅游、休闲、文化、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。

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,在油茶关键技术攻关中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。《行动方案》明确,要积极推进油茶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,内联外引整合优质科技资源,深化油茶种植、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、高等院校合作,聚焦油茶耐寒新优品种选育、丰产栽培、果实采摘、产品精深加工和剩余物综合利用等重点环节,开展科技攻关,并列入科技推广及省级科研创新项目重点扶持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安图:特色种植有甜头 致富路上有奔头 时快讯
下一篇:最后一页